社工机构党建怎样做出实效?看“三携手”工作法发表时间:2021-07-02 15:38 ▲关注河北社工,助力本土社工发展 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德颐善)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社会工作为核心,跨专业团队为支撑”的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 机构现有员工600余名,其中专职社会工作者100余名,专业养老护理员500余名,目前已承接了江苏省太仓市3个镇区的居家养老服务,30余家日间照料中心托管运营服务,20余个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20余个养老服务培训、研究和试点项目,服务直接惠及太仓市4.4万多名老年人。 为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运行,2016年8月18日,德颐善成立党支部,并积极推动成立支部书记工作室,依托党建“三携手”工作法,不断建设党建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将党建融入日常服务,探索开放式党建的新路径。 “机构党员+机构群众”携手争当服务先锋 德颐善支部书记工作室通过示范、带教、实训等途径,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在传、帮、带方面的引领作用,以例会制度、会商研讨制度、考核制度等形式,明确每月任务及工作要求,督促检查完成情况,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及时总结经验成果,促进党员和社工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德颐善积极开展机构内部党员携手群众的“结对帮学”,增强党员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各类主题活动,不断统一团队思想,推动机构党员和群众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细致严谨的作风,立足本职岗位,提升服务技能。 在支部书记及支委会成员的带头示范下,机构党员与机构群众共同学习,努力钻研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社区服务技能本领,不断提升岗位业绩,做服务的行家里手。在支部书记工作室引领下,一支高素质、有能力、作风实的党员队伍和社工队伍正在形成。 ![]() “机构党员+服务对象党员”携手提升党建实效 德颐善支部书记工作室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年轻党员携手服务对象老党员的党建模式,推进机构党员与服务对象党员结对。 在服务中,不仅有青年党员倾心服务老人,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更有老年党员反哺青年人,通过“党性教育”“重温党路”“我与党的故事”等主题分享,帮助机构青年员工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观,指导年轻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 “机构党员+服务对象党员”携手模式增进了不同年龄段党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了互助向上的养老氛围,有效提升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实现了党员活动齐参与、党性共提升,推进了党建服务与社会工作的深度融合。 ![]() ▲社工上门探访社区老年党员 “机构党支部+结对支部”携手共建颐善家园 德颐善支部书记工作室成立之初,就以“多创新、多服务”为原则,注重与社区党组织的联动发展,先后与20多个村(社区)、爱心企业结对共建,创立了“红色联盟”,推进党建抱团发展,实现党建资源共享。 “红色联盟”成立以来,300多名社会工作者在支部党员的带领下,深入村、社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开展定制服务,将工作渗透到每个家庭及其成员,其组织开展的“旗帜鲜明讲政治专题党课”“忆往昔峥嵘岁月,唱红歌东仓传情”等活动,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纷纷点赞。 ![]() ▲社工带领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党员建设“空中花园”,以园艺治疗的形式丰富老年人生活 “三携手”工作法最大限度地整合并激活了基层党建资源,增强了党员身份感、荣誉感,提升了不同年龄段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在党组织内、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群众之间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党建氛围,也使得服务深入人心。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1年5月下刊 |